Yahoo Canada Web Search

Search results

  1. Campus Address:No.24 Block 1, Xuefu Road, Chengdu, China . Post Code:610225 . International Office:No.325 Room, Administrative Building. Tel:86-28-85966899(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Exchanges Division);86-28-85966490(International Students Office)

    • 学校首页

      马健兵,教授,国家级人才计划专家,第十三批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

  2. 马健兵,教授,国家级人才计划专家,第十三批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现任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 2007年和2003年硕士和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2009年在英国女王大学获得人工智能博士学位。. 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有较高的科学研究 ...

    • 概览
    • 成信往事
    • 办学条件
    • 学术研究
    • 合作交流
    • 成信文化
    • 学校荣誉

    中国四川省成都市境内公办高校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Chengdu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位于四川省成都市,简称“成信大”,由四川省和中国气象局、国家统计局共建、四川省重点发展的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入选国家首批学士学位授权高校、国家中西部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国家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院校、四川省首批“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四川省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优先培育高校,“四川2011计划”、数据中国“百校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为国际CDIO组织正式成员、中国CDIO工程教育副组长单位和CDIO工程教育联盟、中国气象人才培养联盟、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创始成员、全国气象科教融合创新联盟副主任委员单位,四川省网络空间安全协会理事长单位。

    学校创建于1951年,1956年改制为中央气象局成都气象学校;1978年升格为本科院校——成都气象学院;2000年学校由中国气象局划转四川省,更名为成都信息工程学院;2001年原隶属国家统计局的四川统计学校整体并入;2015年更名为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成信大现已成为中国气象事业、国家统计事业、中国信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以及国防现代化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有航空港、龙泉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000余亩;设有19个学院(部、中心),开设招生本科专业53个;拥有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有教师1600余人,2.5万余名全日制在校生。

    前身史略

    •成都气象学校 短训时期 1951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空军司令部气象管理处在成都市小天竺街六合里建立气象干部训练大队,主要为西南培训气象技术干部,并为西北、中南输送人才,属于军队编制;1月20日,气象干部训练第一期正式开学,招生49人,教员4人,训期5个月。 1953年9月,气象干部训练大队改为地方建制。 1954年12月,根据国务院第七办公室(54)国务农字第七号批复和中央气象局中气办发字第270号文:西南气象处气象干部训练大队改名为“中央气象局成都气象干部学校”,直属中央气象局领导,主要负责为西南、西北区培训气象技术干部。 1955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原中央气象局长春气象通信干部学校部分并入中央气象局成都气象干部学校。 中专时期 1956年6月,根据中央气象局(56)中气人发字第263号文件,经高等教育部批准,中央气象局成都气象干部学校正式改建为3年制中等专业学校,定名为“中央气象局成都气象学校”,直属中央气象局领导,设气象专业,面向全国招生。 1957年5月,经中共成都市委批准,建立中国共产党成都气象学校第一届委员会。 1958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学校由四川省人民委员会领导、四川省气象局代管,更名为“成都气象学校”,为4年制中等专业学校,增设农业气象专业。 1959年9月,根据四川省人民委员会(59)川办字通知,学校改由中央气象局直接领导。10月,根据国务院国七恢字271号文件,学校改由中央气象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双重领导。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停止招生。 1970年,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69)国发文50号文件,成都气象学校党政工作由四川省革命委员会领导,建制和业务指导归中央气象局。4-8月,北京气象专科学校和湛江气象学校撤销,部分师资、设备并入成都气象学校;根据战备需要,成都气象学校当年恢复短期培训教学工作,为全国培训气象通信报务、无线电机务和高空探测人员549名。 1971年11月,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71)国发87号文件,成都气象学校仍属中央气象局建制,中央气象局负责计划教学任务、招生、分配、经费、器材等,由四川省革委会和省军区领导以省军区领导为主负责党政工作、干部调配、教学工作、行政管理工作等;学校实行党委制设校长、政委执行地专级职权;主要任务为全国气象部门培训气象雷达、通信机务、高空观测和新技术使用等技术骨干,并承担四川省和西藏自治区气象人员的培训;学校定额为600-800人。 1973年4月,经中共四川省军区委员会批准,成立中国共产党成都气象学校临时党委。9月,学校恢复中专招生,设气象通信观测专业。 1974年10月,学校调整专业设置,设气象、高空气象、通讯机务、气象雷达4个专业,学制2年。 1976年,气象、高空气象、通讯机务、气象雷达专业学制改为3年。 •四川统计学校时期

    改革发展

    •成都气象学院时期

    开拓奋进

    •成信大时期

    院系专业

    据2023年12月学校官网显示,成信大设有19个学院(部、中心),开设招生本科专业53个,成信大以信息学科、大气学科和经管学科为重点,以学科交叉为特色,以工学、理学、管理学为主要学科门类,工、理、管、经、文、法、艺多学科协调融合发展。形成了信息、大气、经管三大学科群。

    师资力量

    据2023年12月学校官网显示,现有教师1600余人,其中博士800余人,高级职称650余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科院百人计划、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省突贡专家等120余人次;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气象教学名师、省优秀教师、省教学名师10余人,聘请100余名院士、长江、杰青等高层次专家为我校兼职教授。本校教师担任校外兼职博士生导师20余人。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学校借鉴麻省理工学院等美欧大学倡导并实施的CDIO工程教育理念和模式,在全校推进以专业建设为主线的教育教学一体化改革,成为全国CDIO工程教育模式试点工作组副组长单位和电气组召集单位、四川省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院校。 据2023年12月学校官网显示,成信大有37个专业获批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其中国家级16个;17个国家级、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其中国家级8个;9个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教学成果 据2022年9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 •学生获奖

    科研平台

    据2023年12月学校官网显示,成信大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开展科学研究,服务支撑气象、统计、国防等事业发展,全面贯彻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四川“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持续提升。成信大现有28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16个市厅级科研平台,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科研成果

    •服务社会 学校2010年成功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二级保密资格,在新型气象雷达系统、中国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大气辐射与卫星遥感、天气动力学与东亚季风、环境系统分析和环境监测与评价、高原动力学、信号处理、卫星通信、信息技术等研究方向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同时,该校自主研制的舰载、机载气象雷达芯片、高精尖信息化软件及产品、北斗卫星定位射频芯片、抗核辐射芯片等被广泛应用于海军、空军、陆军、民航等部门。 学校创新性地研制了多个型号的新一代天气雷达信号处理系统,改变了同类装备依赖中国国外进口的局面,在中国国内全面布网,并销往中国海外,其中学校主研的XDPR双极化雷达被美国气象雷达专家Dusan S.Zrnic评论为“世界上首部应用于气象业务的双极化雷达”。成信大主持并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云计算核心基础平台系统,处于中国国内领先水平;参与东方电气集团、攀钢集团、成都飞机工业公司等大型制造企业的核心软件开发,在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中作出了突出贡献。 2014年9月24日起,欧洲中长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正式在业务预报系统中启用中国研发的风云三号B星微波湿度计资料,这是ECMWF第一次在业务系统中使用中国的卫星数据,该成果由成信大参与研发。此外,该校参与歼10相关科研项目的研发,获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歼-10功臣单位”称号。 2015年,学校自动化学院蒋涛教授研制出了西南首辆无人驾驶车ROR,实现了无人自主驾驶,并被成都市科学技术局评为“2015年四川十大科技新闻”。 2021年,学校参与在陕西举办的全国第十四届运动会开幕式人工消减雨作业方案设计、调整、演练工作,实施开展基于雷达回波的人影作业效果评估分析,为保障开幕式的顺利进行做出了重要贡献。 2022年,学校研发的临近预报系统WiNS,提供2022年北京冬奥会气象保障服务,为张家口、延庆两个赛区提供风、温度、降水、能见度、湿度等水平分辨率100米的预报产品,为京津冀赛区提供水平分辨率500米的预报产品。其中,对张家口赛区、延庆赛区风、温度的预报效果在“双奥”举行期间表现突出。 2023年3月,在第四届氧吧产业发展大会暨“中国天然氧吧”媒体推介会上,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与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四单位联合正式发布了《2022中国天然氧吧绿皮书》。自2020年起,成信大连续三年参与了中国天然氧吧品牌效益评估指标体系的研发,还首创了“天然氧吧传播热度指数评价模型”。在《2022中国天然氧吧绿皮书》中,承担了“品牌效益指数评价”和“传播热度指数评价”分析及报告撰写工作,由于在传播热度评价模型构建上具有实质性的突破,传播热度首次成为《2022中国天然氧吧绿皮书》新增列的重要发布内容。 2023年7月,学校历时三年为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研发的“赛事强天气短临预报系统”,为做好成都大运会精细化天气预报和服务提供了精准的气象预报产品支撑。该系统集成了多种天气雷达、卫星、地面、廓线观测设备和数值模式产品,提供成都地区及赛事场馆未来0-2小时、分钟级更新的强对流天气监测和预报产品。成信大与中国气象局、中国科学院等部门参与人影决策条件分析与作业指挥调度,在关键时段为天气决策和开幕式的成功提供了重要支持。 •重大项目承担&科技获奖

    学术资源

    •学术期刊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立足该校、面向中国国内外科技工作者的学术期刊。创刊于1986年,双月刊。主要刊登电子、电气信息类学科,如电子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信息安全、以及大气科学、环境科学(工程)的最新科研成果、学术论文,同时刊登数学、物理学等学科的基础研究与工程应用论文,该学报已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数据库收录、超星数字图书馆等数据库收录。 •馆藏资源

    据2023年1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与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等40余所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签署合作协议,与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大学等国外知名高校合作建立6个国际联合实验室(联合研究院),在教学、科研以及人才培养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校教育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

    人南记忆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矗立在成都人民南路的成都气象学院和华西医科大学,是成都人引以为豪的城市文化地标。随着学校的发展,该校校区由原来的人南校区搬迁至航空港。根据成都市政府的统一规划,学校原人南校区被打造为科技商务一条街的商务中心,人南校区成为历史的记忆。学校在人南校区有着58年的悠久办学历史,是学校开始起步并不断走向成熟的见证地,其间培养了几万名优秀毕业生,许多校友已经成为中国气象、国防、民航等行业的领导者和建设者。 该校许多老校友得知母校即将搬迁的消息后,纷纷通过各种方式向学校和自己的老师表达了对母校的怀念之情。校友们希望母校搬迁时能留下建校初期的传统建筑,让他们能够借由旧建筑捕捉当年校园里的点点滴滴,怀念逝去的纯真年代。同时,对于在人南校区工作了几十年的老领导、老教师来说,这里是他们为之奋斗并奉献了一生的地方,他们对学校的发展历史有着深刻的记忆,对维系着深厚师生情谊的老校区有着难以抹灭的特殊感情。 为保存学校历史的传承性,尊重历届校友们对学校的怀念,学校决定在新校区按照人南东校区传统建筑样式,选址重建西南空军气象大楼(行政楼)、教学楼(含礼堂)等房屋以及其间的道路和中心花园。按照学校总体规划及项目迁建规划,将人南东校区迁建至航空港校区大气观测场东侧的新征地范围内。迁建的内容主要包括行政楼3087平方米、一教楼(含礼堂)3669平方米以及其间的道路和中心花园。

    学校标识

    •校名 •校徽 • 成信大校徽 •校庆徽章 设计解读: 此标识选取了学校的部分代表元素,例如:云、地球、互联网、通信等,再融合“70、校徽、凤首、彩带”等元素,形成了成都信息工程大学70周年校庆纪念LOGO。 昂扬的“凤首”元素寓意着自信坚定探未来、雄心大志谋发展,彰显出学校70年栉风沐雨、砥砺前行所凝炼出来的大气精神。舞动飘逸的“彩带”元素鲜艳夺目,结合凤首上的祥云设计,极力渲染了热烈、喜庆、隆重、欢乐的校庆氛围;数字1951—2021代表学校发展的时间历程,彰显历史底蕴。 会徽设计主题突出、形象鲜明、内涵丰富,红黄暖色渐变搭配,色彩醒目明快,亮丽和谐,也更加体现了健康向上、喜庆和谐、丰富多彩、欢快轻松的校庆氛围,呈现出学校欣欣向荣的美好景象。 •校旗

    精神文化

    •校训 成于大气、信达天下 其一,“成于大气”有两层含义,第一是指学校最初因为大气专业而取得了一系列成就,第二主要指办学、做人、做事成就于大气精神和成功于大气品质。大气精神主要是指坚定奋斗方向、统观事物大局、把握发展大势的气度;海纳百川、兼收并蓄、有容乃大的气量;自强不息、求真务实、拼搏进取的大无畏的气概;立大志、干大事、创大业的气魄。大气品质主要是指宽广的胸襟、豁达的心境、积极的态度、博大的爱心和厚重的责任。 其二,“信达天下”最基本的是做人的要求,即以诚取信,以良好的信用和信誉达于天下;其次指成信大和成信人在信息时代必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面向现代化,开拓开放,通达天下。成功、成才之人大都是志存高远、胸怀宽广、豁达大度、诚实守信、包容和谐、气量宏大和奋斗不已的人,是以社会为己任的人,是小我服务于大我的人。 其三,校训蕴含了“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的简称“成信”及谐音“诚信”,同时蕴含了学校由气象学院到信息工程大学的发展。 •校风 爱心、责任、行动 爱心 :关爱之心是人的基本属性,是社会文明进步的特殊动力。孟子云:“仁者爱人,……爱人者,人恒爱之。”爱心使自己和他人、学校和社会充实、幸福、温馨、和谐。 责任:责任是和谐社会和文明生活的本质体现,强烈而厚重的责任感会产生强大的精神动力。责任是道德建设的基本元素,是自律和他律品质的结合,它基于人的良知、信念、觉悟和制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人尽其责,泰山可移”,有责任感的人,受人尊敬,招人喜爱,让人放心。 行动:“点燃一烛,胜过咒诅黑暗”说明行动胜于一切。老子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为人不齿。从细节做起,求真务实,躬行践履,我们将共同成就宏大的事业。 •教风 爱生、敬业、求实、创新 爱生:爱生是教师对“爱心”的具体实现。教师的慈爱之心和真挚关爱是阳光,温暖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爱生使教师在传授知识中塑造着和谐人格,在追求真理中充满着热情和激情。 敬业:敬业是教师“责任”的最好体现。“教书育人,育人为本”是教师敬业的天职。教师遵从事业的召唤,热爱自己的事业,在投身事业的过程中兢兢业业和甘于奉献才必将收获事业的辉煌。 求实:求实即求真务实,是教师“行动”的灵魂。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以实为本,在诚实、朴实、务实和求实中才能将爱心附诸实施,才能把敬业落实到行动上。求实是事业成功的起点和人生高尚的基石。 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教育事业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教师“行动”的精髓。面对未知的领域和科技的前沿,教师必须用创新的理念和创新思维训练头脑,既照亮自己前行之路,又点燃学生创造的火花。 •学风 尊师、好学、励志、笃行 尊师:尊师是学生爱心的体现。尊师既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是改革开放时代的精神美德;尊师既是莘莘学子对教师呕心励血的回报的感恩之亲情,也是大学生人格自我塑造的应有之义。 好学:勤奋好学是学生“责任”的最好体现,也是人生发展之必需。荀子说:“学不可以已。”前人以程门立雪、闻鸡起舞、凿壁偷光、悬梁刺股为后人作了有关“好学”的诠释,学子面对知识经济时代更应以勤奋好学和学以致用为终身乐事,因为“业不止,学无涯”。 励志:励志即磨炼意志、砥砺志向。古人云:“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没有远大志向(理想和抱负)就没有奋进的目标和灵魂;缺乏坚韧的意志,则不能实现既定的目标。 笃行:是学生对“行动”的诠释。“笃”是专一,是忠实,是坚定;“行”是实践、是行动。古人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没有“笃行”的“学问思辩”皆为坐而论道;没有“笃行”的理想抱负都是空中楼阁。成功成才的路有千条万条,但有一条是必经之路,那就是坚定不移和持之以恒的行动和实践。 •校歌

    2018年2月,学校获得第一届“四川省文明校园”称号

    2020年11月,荣获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心理服务先进表彰

  3. Learn about the entry requirements, application timetable and visa process for studying at cuit, a full-time university in China. Find out the best application period for China universities and the suggested application timetable for each semester.

  4. Chengdu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chieved #264 in BCUR Best Chinese Universities Ranking - ShanghaiRanking. This is the university’s highest ranking in the 101 rankings tracked on our website. See all rankings for Chengdu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3 Block, Renminnan Road, Chengdu, 610041
    • 028 8596 6502
  5. Feb 29, 2024 · The Chengdu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anked 203rd in China, 1806th in the global 2024 rating, and scored in the TOP 50% across 67 research topics. The Chengdu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anking is based on 3 factors: research output (EduRank's index has 10,741 academic publications and 86,749 citations attributed to the university), non-academic reputation, and the impact ...

  6.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英語: Chengdu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 成信大,是四川省和中国气象局、国家统计局共建、四川省重点发展的部省共建院校。. 学校入选中国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1计划”、“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

  1. People also search for